争抢HTML5先机 手机浏览器上演精彩大战 移动时代的HTML5成了一个新起跑点,国内各手机浏览器厂商已围绕其展开持续不断的跑分大赛。 海豚浏览器副总裁李森说“跑分实际上只是个噱头,各手机浏览器厂商都在争比跑分,之间的竞争变成比谁对HTML5的支持好。为的是提前抢占HTML5的高地。” 换言之,HTML5的出现,将给各手机浏览器厂商带来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。但“从长远来看,在HTML5基础上,对手机浏览器,中转压缩省流量的方式意义变得不大,这一技术方式很难适应3G时代大屏幕、强处理能力的需求。”未来随着带宽的增强、WiFi的普及,手机浏览器厂商比拼的是对网页的显示效果,而不再是“省钱省流量”。 “作为一项开放的网络语言,未来HTML5给富媒体的网络呈现提供了很大空间,能支持跨平台视频、交互等富媒体应用。”手机与平板电脑可以无障碍访问互联网。HTML5还能百分百“重现”PC上的页面,包括视频、图片等大像素内容,用户可以用浏览器在农场类的游戏中“偷菜”。这款浏览器游戏应用丰富、交互性强。推向市场后,游戏会最先出现爆发式增长,如编程人员将游戏脚本语言写好后交给游戏引擎运行,而HTML5手机浏览器可以替代一部分甚至全部游戏引擎功能。 在这场战争中,首先爆发的是内核之争。罗志宇举了一个例子描述上述几家手机浏览器厂商的不同:欧朋采用自己内核体系,UC、腾讯都是在Google改进的Webkit内核基础上继续做研发,海豚浏览器则全部采用Google内核。 这几种模式有好有坏,如海豚浏览器可以专注做体验较好的用户界面、专攻用户体验,而不必投入大量人力研发手机浏览器内核,但无法摆脱对Google的依赖。 |